我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鐵路——大秦鐵路
1983年9月,國務院為增加晉煤外運通道,作出了修建大(同)秦(皇島)鐵路的重大戰(zhàn)略決策。大秦鐵路建設同以往的鐵路建設相比,有兩個顯著特點:它瞄準國際先進水平,選擇重載(開行萬噸列車)、單元列車(品種單一不混裝,循環(huán)運輸不解體)的運輸方式,占領制高點,一舉達到80年代現代化先進水平。它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,要求路、港、礦、電綜合規(guī)劃;裝、運、卸能力配套。這項系統工程以大同、雁北、忻州地區(qū)18個煤炭集運站為龍頭,以西起大同韓家?guī)X,東至秦皇島的653公里長的大秦鐵路為龍身,以秦皇島港三期煤碼頭為龍尾,自1985年起全面開工,歷時8年,至1992年底基本配套建成。
大秦鐵路作為我國第一條現代化的重載鐵路,瞄準8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,廣泛吸收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。在土建工程方面,路基質量達到我國目前最高標準。一期工程榮獲1991年國家優(yōu)秀設計金質獎、優(yōu)質工程金質獎。在裝備方面,大秦鐵路重載列車成套設備,多數達到了國際80年代先進水平,填補了國內空白。在牽引動力方面,為適應集運站不停車連續(xù)裝煤要求,研制成功優(yōu)于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的機車低恒速控制裝置,電力機車以每小時0.8公里的速度通過儲煤倉下,邊走邊裝,走過裝完,裝一節(jié)60噸車皮僅用29秒鐘,裝一列萬噸列車只需兩小時。在運煤車輛方面,開發(fā)研制成功裝備轉動車鉤的C63型運煤專用敞車。在通信信號方面,采用光纜數字綜合通信系統,全線實現了光纖通信新技術;研制成功具有中國特點的微機化調度集中系統,提高了行車安全的可靠程度
在1991年3月召開的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表彰大會上,“大秦鐵路萬噸級重載單元列車成套設備”榮獲特等獎;在同年9月召開的國家“七五”科技攻關總結表彰大會上,又獲成果獎。它為我國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和鐵路建設提供了新經驗。
大秦鐵路具有重(開行重載單元列車)、大(大通道、大運量)、高(高質量、高效率)特點。有關專家認為,從大秦鐵路的線路質量與裝備看,已具備年運煤一億噸的能力,而且潛力很大,配套完善后將來運能可以超過一億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