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地鐵工程師摸索出一套檢測質量標準 地連墻超聲波檢測由“抽樣檢”變“逐幅檢”
地鐵車站猶如置入地下的長方體混凝土盒子,盒子外由一幅幅地下連續(xù)墻無縫拼接包裹,如何確保“盒子”不受地下高壓水的威脅?武漢地鐵12號線作為國內最長環(huán)線,37座車站一半以上位于長江一級階地,與長江水位密切聯(lián)系。對此,武漢地鐵工程師主動作為摸索出一套地連墻超聲波成槽檢測標準,由“抽樣檢”變“逐幅檢”,最大限度保證車站施工質量。
武漢地鐵工程師朱藝介紹,12號線全線基坑開挖深度超過25m的站點共計20處,且周邊交通車流量大、重要建構筑物密集、地下管線復雜。針對站點開挖難度大的特點,結合國內外地連墻施工經(jīng)驗總結,必須在施工控制中下狠功夫才能確保萬無一失。在武漢地鐵12號線開工之初,朱藝歷時一個月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地鐵施工隊面對面取經(jīng),查閱文獻資料,制定了一套標準連墻成槽超聲波檢測標準。
中一路站是武漢地鐵12號線、21號線和8號線3線合建車站,也是本線路規(guī)模最大、施工難度最高的地下車站,圍護結構采用1.5m厚的地連墻。施工單位中鐵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以往地連墻僅需進行“抽樣檢”,目前采用地連墻超聲波成槽檢測標準,該標準增加了探測范圍,明確了檢查人員,細化了處置流程。
武漢地鐵建設事業(yè)總部副總經(jīng)理朱知文介紹:“12號線全線所有采用地連墻工藝的車站,每一幅墻體成槽過程中均采用超聲波探測儀進行成槽質量檢測,最大程度判斷了施工中槽段的狀態(tài),其各項指標的“可視化”體現(xiàn),有利于我們在施工過程中的動態(tài)調整、質量控制,也為后續(xù)工序及質量缺陷處理提供了判斷依據(jù)。”
朱藝介紹,武漢地鐵12號線采用的超聲波探測儀,其基于超聲波原理將超聲波傳感器浸入槽段的泥漿里,可以很方便地對槽段4個方向同時進行槽壁狀態(tài)檢測,針對地連墻寬度、深度、垂直度、槽壁平整度等指標進行現(xiàn)場實時探測。目前,該設備對井徑的適應能力可達8m,井深可達100m。該檢測技術一般采用2人配合檢測作業(yè),平均一幅地連墻檢測時間為30分鐘左右。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站轉載的所有文章、圖片、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